关于仲条正义的印象并没有原研哉那么深,但《花椿》这本杂志却经常见到,很多设计文章都拿《花椿》的封面作案例,这次在现场见到了数百本《花椿》的封面,还是挺震撼的。
从现场的资料我读到,《花椿》杂志诞生于“信息整合”与“视觉表现”激烈交锋的时代。哈哈,这不是每一个平面设计师都必须面对的问题吗?我们从结果来看,《花椿》无疑是把二者妥善地处理好了,这当然要归功于仲条正义。我尚不清楚日本设计在那个激烈交锋的时代经历了什么,有空了得查下,眼下我确实面临视觉表现不足的困扰,要学的还有很多呐!
全程抱着学习的态度看完,什么点线面啊,色彩搭配啊都想了,但又有一个东西是学不来的,就是风格,只属于仲条正义。从现场的海报上看,仲条正义偏爱使用抽象与具象相结合的图形化手法,还有,我在没去现场前,看了一些宣传文章,当时看文章里仲条正义的作品,第一感觉就是,怎么有点像儿童画哇,原来那是他创作的富有童真幽默的系列作品:“MOTHER & OTHERS”。现场看过后也是大写的服。


据说仲条正义是生长于乡野间,看到彩色图画就会买下杂志的“少年N”。《花椿》杂志的封面能那么好看也就不足为奇了,仲条正义可是打小就开始收集灵感了!现场不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期刊,其封面的色彩与模特搭配也是挺有感觉的,虽然我们作为当代人,受当下流行风格的影响再看回去,肯定觉得其中有些风格“过时”,但并不妨碍它们依旧散发美的光芒呐!
再者说了,严格意义上讲,我们其实不应该说“过时”。设计总是在不停地创造新事物,再加上喜新厌旧是人类的天性,所以,人们会地遗忘之前的美,拥抱当下的美。等“审美疲劳”了,人们又可能回想起之前的美,设计师在这当中就起着引领潮流的作用。
然后说到这,就不得不再提一下“信息整合”与“视觉表现”。大部分设计师都处在平衡二者的阶段,没处理好,所创造的就不是“美”了。如果处理二者关系的能力非常高,那这样的设计师所创造的美学就会影响一批又一批的设计师,仲条正义就是这样的设计师。

难以想象仲条正义已经快85岁了,他对设计的热爱真的是持续了一生,2016年刚创作了系列海报“MOTHER & OTHERS”,事实上有很多职业都可以一直做下去,雷德利八十岁了还拍出来《异形:契约》,而且还留着硕大的一个坑待填,估计得填个三五年。看来得少哔哔,多做事啊!